每组COM接口通讯带载能力为32个设备节点。
单个模件通讯带载能力为32个设备节点,端子座上4组COM通讯接口是为了能够同时与不同通讯参数的设备通讯。
单个Modbus通讯模件能够通讯的寄存器规模是:AI(输入寄存器)1024个;AO(保持寄存器)512个;DI(输入线圈)1024个;DO(保持线圈)1024个。
单个控制站内最多可配置8块Modbus通讯模件;单控制站内IO总带载量不变,即32块IO模件(即为单控制站内32个IO节点的其中8个IO节点)。
Modbus模件配套端子座的接线端子标识如下表,接线时直接对应端子标识接线即可,不需要交叉接线。
通讯口标识 |
端子标识 |
端子功能 |
COM1 |
1A |
RS-485输入正端 |
1B |
RS-485输入负端 |
|
1G |
RS-485输入接地端 |
|
COM2 |
2A |
RS-485输入正端 |
2B |
RS-485输入负端 |
|
2G |
RS-485输入接地端 |
|
COM3 |
3A |
RS-485输入正端 |
3B |
RS-485输入负端 |
|
3G |
RS-485输入接地端 |
|
COM4 |
4A |
RS-485输入正端 |
4B |
RS-485输入负端 |
|
4G |
RS-485输入接地端 |
UW5341 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为我公司专用SOE事件记录模件,使用该模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配套端子座为UW5374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端子座及UW5375数字量开关信号输入端子座;
卫星同步时钟选型,由客户自行采购时,使用前需与我公司技术支持人员进行联系确认配置要求;
卫星同步时钟装置使用之前,需将装置可靠接地,接地需接入DCS系统地;
正确安装GPS接收天线及GPS型号接收器;
IP地址设置:IP地址要求设置为192.192.1.1/192.192.2.1(依据该装置以太网接口选择接入DCS系统冗余网络中的系统网络SNet1 192.192.1、SNet2 192.192.2而确定)。
DCS系统与卫星同步时钟的连接:①将装置上以太网接口接入DCS系统网络SNet1 /SNet2;②将装置上脉冲输出(时钟信号输出)接口(脉冲输出接口)接入控制站UW5172的SOE_CLK_INPUT输入接口(9:SOE_CLK_INPUT+,5:SOE_CLK_INPUT-)。
DCS系统内部接线:控制站内控制模件配套端子座UW5172的端子组SCLK+,SCLK-,与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的配套端子座UW5374/UW5375的SCLK+,SCLK-,+、-对应接线。
软件注意项:①确认控制版本程序与软件匹配;②在SOE事件查看器中同步系统时钟;③观察操作站显示系统时间是否已完成同步;④实时数据库(控制站)系统信息中观察控制模件时间是否已完成同步;⑤触发其中一个SOE记录点,SOE事件查看器中观察事件记录时间是否正确。
UW500系列产品端子座中含继电器的有UW5376、UW5377D、UW5381、UW5385,与UW5382配套使用的导轨式继电器;参数如下:
底座型号 |
继电器线包电压 |
保险丝容量 |
触点寿命 |
UW5376 |
220VAC |
0.5A |
>100000次 |
UW5377D |
24VDC |
0.1A |
>100000次 |
底座型号 |
继电器触点容量 |
保险丝容量 |
触点寿命 |
|
UW5381 |
10A/250VAC 10A/30VDC |
5A |
>100000次 |
|
UW5385 |
10A/250VAC 10A/30VDC |
5A |
>100000次 |
|
底座型号 |
外接继电器要求 |
|||
UW5382 |
线包电压:24VDC |
驱动电流<50mA |
UW5322数字量输出模件配合不同的底座可以实现输出不同的数字量信号。UW5322配合UW5381继电器输出端子座,可以实现16路数字量(干触点)输出,包括了常开、常闭触点,其中00~05通道既可以接常开,也可以接常闭触点;UW5322配合UW5385继电器电平输出端子座,可以实现直流24V或者交流220V电平信号输出。
UW5385判断输出的是交流还是直流的信号类型取决于端子座上的P1L、P1N、P2L、P2N端子输入电压为交流还是直流;前8路取决于P1L、P1N;后8路取决于P2L、P2N;同一底座建议16路输出信号类型一致,即P1L、P1N、P2L、P2N接入信号类型一致。
UW5381可以通过串电压的方式,实现电平输出,其单通道串电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UW5266模拟量输出模块支持三种电流信号的输出:0~10mA、4~20mA、0~20mA。
UW5266也可以实现电压输出,只要在输出通道的C、D端接一个电阻,就可以实现电压输出。根据需要输出的不同电压选择相应的电流和电阻。如需要输出1~5V电压时,可以选择4~20mA信号类型,并在C、D端接一个1/4W 250Ω的精密电阻即可,也可以通过外接信号转换模块来实现。
为获得更准确的冷端温度,避免因环境温度差而形成的测量温度差,UW5271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座、UW5272双重化模拟量输入端子座的接线端子组右下方均有冷端温度补偿测点。
UW500系列产品中支持热电偶信号采集的模件均支持热电偶冷端自动补偿,可通过硬件配置软件界面的热电偶信号采集模件的参数界面查看冷端温度补偿值,无需在工程组态过程中考虑冷端温度补偿问题。
当使用UW5212时,可以选用UW5274h端子座,直接接A、C、D,实现三线制大功率配电,配电功率为250mA/CH@24VDC。
当现场仪表工作电流大于常规配电功率30mA/CH@24VDC时(选用UW5261或大信号选用UW5274端子座时),可以通过外接24V开关电源的方式来实现。仪表电源正端接到24V开关电源的正端,仪表信号端接至通道的C端子,仪表的公共端(负端)同时接到24V开关电源的负端与通道的D端子。
控制模件配套端子座上的2个高位接线端子不是作为配电输入的端子。这2个接线端子的标签上写着SCLK+/SCLK-,这是SOE同步时钟输出正负端,控制模件底座上的第一个串口SOE_CLK_INPUT是GPS时钟信号输入端。
控制模件端子座上各个标识定义如下:
端子名称 |
端子标识 |
端子功能 |
时钟信号输入端子 |
SOE_CLK_INPUT |
GPS时钟信号输入端 |
CNET通讯连接端子 |
CNET1~CNET6 |
控制站内部CNET通讯输出端子 |
模件供电端子 |
V1- |
模件24V供电负端,由系统电源提供 |
V1+ |
模件24V供电正端,由系统电源提供 |
|
V2- |
电源冗余输入预留端 |
|
V2+ |
电源冗余输入预留端 |
|
时钟信号输出端子 |
SCLK- |
同步时钟输出负端 |
SCLK+ |
同步时钟输出正端 |
终端适配模块基于CNet通讯总线的作用即终端匹配电阻,安装是基于CNet通讯总线的机制来决定的。
1、意义;
高频信号传输时,信号波长相对传输线较短,信号在传输线终端会形成反射波,干扰原信号,所以需要在传输线末端加终端电阻,使信号到达传输线末端后不反射。对于低频信号则不用。在长线信号传输时,一般为了避免信号的反射和回波,也需要在接收端接入终端匹配电阻。
终端匹配电阻值取决于电缆的阻抗特性,与电缆的长度无关。
终端电阻一般介于100至140Ω之间,典型值为120Ω。在实际配置时,在电缆的两个终端节点上,即最近端和最远端,各接入一个终端电阻,而处于中间部分的节点则不能接终端电阻,否则将导致通讯出错。
1、作用;
终端电阻是为了消除在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原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阻抗不连续,信号在传输线末端突然遇到电缆阻抗很小甚至没有,信号在这个地方就会引起反射。这种信号反射的原理,与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消除这种反射的方法,就必须在电缆的末端跨接一个与电缆的特性阻抗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使电缆的阻抗连续。由于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在通讯电缆的另一端可跨接一个同样大小的终端电阻。引起信号反射的另一个原因是数据收发器与传输电缆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现在通讯线路处在空闲方式时,整个网络数据混乱。要减弱反射信号对通讯线路的影响,通常采用噪声抑制和加偏置电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比较小的反射信号,为简单方便,经常采用加偏置电阻的方法。
3、使用;
CNet连接分支末端需安装终端适配模块;
一般单个控制站内,终端适配模块数量不得大于3块,安装于CNet连接分支的较远距离端;
控制站中有远程站时,远程站的CNet连接为独立的,不累加于控制站主站中,通讯距离为小于等于34米,终端适配模块数量不得大于3块;
UW500系统中,能够最多带载32个IO模件,CNet地址拨码范围0-31,所以最后一个为双重冗余底座时,拨码最大地址为30;对于双重化冗余配置的模件,位于端子座左侧的模件地址为拨码开关所拨数值对应地址,位于端子座右侧的模件地址为拨码开关所拨数值对应地址+1对应的地址;
控制网络CNet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网络类型 |
CANBUS 2.0B现场总线 |
拓扑结构 |
总线型 |
通讯介质 |
双绞线 |
通讯控制 |
CANBUS扩展协议 |
是否冗余 |
冗余(双冗余) |
通讯速度 |
1Mbps |
节点容量 |
最多7块控制模件,32块I/O模件 |
通讯距离 |
使用双绞线:最大34米;使用1对UW5132远程光纤通讯模件,可延长为2km |
1、拓扑结构:总线连接
星型总线连接:由控制模件端子座上各CNet连接端口直接连接至I/O模件端子座;
总线连接:由控制模件端子座上的任一CNet连接端口连接至其中一块I/O模件端子座,再由该块I/O模件端子座连接至其他I/O模件端子座。
2、CNet连接注意事项
确定连接方式原则:方便维护;方便控制站增补扩充;合理考虑CNet节点容量与通讯距离限制;
CNet连接分支末端需安装终端匹配电阻(终端适配模块),目的是为了增强CNet抗干扰强度;
CNet线缆应按工程图纸正确连接,以方便维护;
单个控制站内CNet线缆总通讯距离不得大于34米;当控制站内某些I/O模件需要远距离通讯时,可选择远程I/O通讯模件,使用光纤连接,通讯距离可延长至2Km。
主辅控切换可以通过软件中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软件实现方法如下:
主辅切换方法:打开硬件配置软件,在导航栏中选择控制模件xx,选中当前节点状态为“主控—正常”的控制模件xx,选中并双击节点状态“主控—正常”,弹出框提示“是否退出主控”,点击“是(Y)”按钮,节点状态就会变为“辅控—正常”,此时可选中该控制站内的另一块控制模件xx,会发现节点状态已显示“辅控—正常”。
控制站中节点控制模件数量与控制模件的冗余方式配置一致,单重冗余配置时仅有一块控制模件,双重冗余配置时显示两块控制模件;
控制模件00对应硬件中控制模件在其端子座的左侧位置,控制模件01对应硬件中控制模件在其端子座右侧位置。
节点状态:“主控—正常”或“辅控—正常”;
指示灯状态为PWR黄绿色常亮,RUN黄绿色秒闪,COM黄绿色快闪的控制模件显示“主控—正常”;
指示灯状态为PWR黄绿色常亮,RUN橙红色秒闪,COM黄绿色快闪的控制模件显示“辅控—正常”。
只有在冗余配置方式且存在两块控制模件时方可进行主辅切换,仅一块控制模件时,显示“主控—正常”且无法进行主辅切换;
硬件实现方法如下:
控制站为双重冗余控制模件,且正常情况下,将闪绿色RUN灯的控制模件从底座上带电拔下来,此时边上的辅控控制模件的RUN灯由橙红色变成绿色,完成主辅控制模件切换,之后再将拔下的控制模件安装回底座上,启动后该模件将为辅控状态。
控制站为双重冗余控制模件,且正常情况下,将主控状态的控制模件的2个SNet接口网线拔掉,该控制站辅控将自动切换为主控状态,被拔掉网线的控制模件将自动切换为辅控状态。
当主控状态的控制模件的CNet1、CNet2均故障时,将自动切换主辅控。
系统网络测试方法:
1、控制模件系统网络测试方法如下:
打开硬件配置软件,在导航栏中选中需要测试的控制模件,鼠标右键单击“SNET状态”,选择“测试SNET1网络”,对该控制模件的SNet1网络进行测试,如下图所示。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窗口,说明该控制模件的SNet1网络正常。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窗口,说明该控制模件的SNet1网络故障。
2、操作站系统网络测试方法如下:
点击操作系统“开始”,在“搜索程序和文件”中输入“cmd”并按回车键,打开cmd窗口,在此窗口中输入“ping 192.192.1.191”(ping+空格+所测试IP地址),其中“192.192.1.191”为测试目标操作站的IP地址。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窗口说明这两台操作站间的系统网络正常。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窗口说明这两台操作站间的系统网络异常。
由于UW5101控制模件在出厂测试FAT时,指定下装的是内部出厂测试程序,所以现场控制站首次上电,并网络连通后,首先需要对UW5101控制模件逐个进行控版本程序下装,以实现控制模件的控制版本程序与现场使用的软件版本相匹配。
需要下装控制版本程序的情况:
首次连接硬件进行工程组态或调试;
更换、升级软件版本;
更换控制模件;
返修件上电使用。
控制程序下装方法如下:
打开硬件配置软件界面,在导航栏选择欲对之进行软硬件匹配操作的控制模件,点击所查看控制站-控制模件-控制模件xx,如下图所示;
双击“高级操作-控制模件程序版本升级”或右键单击,选择“升级控制模件程序”,如下图所示;
控制模件程序文件下装
序号 |
说明 |
① |
控制模件程序文件下装-“控制站名称”[“控制模件IP”] |
② |
控制模件程序文件存储位置 |
③ |
“打开”——按钮,查找控制模件程序文件按钮; 软件安装完成后,与软件相符的控制程序文件默认位于软件安装目录下的文件夹名为“Control”内,软件安装完成后,首次下装,默认跳转至该目标文件。 |
④ |
“控制模件”——目前控制模件中控制程序版本; “本地文件”——已查找到,待下装控制程序版本。 |
⑤ |
“开始下装”——按钮,按下后将进行本地文件控制版本程序下装; 按钮按下后,进度条从左至右前进,至最右端后,说明下装完成。 |
⑥ |
“退出”——下装完成,退出下装界面 |
控制模件程序文件下装说明
下装完成后,对该块控制模件进行重启,重启方法:硬件热插拔或打开硬件配置软件界面,点击所查看控制站-控制模件-控制模件xx,点击控制模件重启-确定;未进行重启的话,控制模件中控制程序版本为未下装前控制程序版本,重启后,控制程序版本更新为所下装版本;
多块控制模件应分别进行上电、下装,并重启;
控制模件下装控制程序版本后必须进行重启操作,确保控制模件中控制版本程序与当前工程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匹配,以保障工程组态文件下装后控制站的正常运行;
控制模件的SNet节点地址必须在进行控制版本程序升级后,再判定是否正确;
控制版本程序下装前,节点地址与设定地址不符属于正常现象,可按照当前读取的SNet节点地址进行配置控制站,使当前控制模件变为蓝色状态后,进行控制版本程序下装,下装完成并重启后,SNet节点地址会自动恢复;未下装前若不能读取到两块控制模件,则分别进行上电下装并重启;
说明:下装控制程序版本前必须确认SNet连接正常,且系统防火墙关闭,杀毒软件退出运行。
UW500集散控制系统网络连接示意图如下:
系统网络连接示例图(控制站*2、操作站*3、交换机为UW5136)
UW500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站需要至少两张网卡,以实现系统网络冗余。
假设操作站的2个网卡的驱动程序都已经安装完毕,在Window7 32位系统中点击“控制面板\所有控制面板项\网络和共享中心”打开网络共享中心,如下图所示;
点击左边导航栏中的“更改适配器设置”选项,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如下图所示;
此时我们仍然无法确定“本地连接 1、本地连接 2”与物理的网卡是如何对应的,因此需要采取如下方法确定对应关系:
① 将该操作站的所有网线都拔掉;
② 把其中一个网卡定义为A网卡,将其对应的网线连接至A网交换机上,回到“网络连接”对话框,按 F5 键刷新画面,把显示已连接的“本地连接”更名为A网;
③ 按照上述的方法,把其它一个本地连接更名为B网;
通过上面的步骤已确定A网和B网,下面设定A网和B网的网络协议和IP地址,右键点击“A网”,选择“属性”菜单,如下图所示。
① 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4(TCP/IPv4)”,或选中该项后点击“属性(R)”按钮,屏幕上出现TCP/IP的属性设置窗口,如下图所示;
② 按照系统网络IP地址设置约定进行设置操作站系统网络IP地址,按“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再按“确定”按钮返回网络连接界面。
③设置完“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后,点击右下方的“高级”按钮,在屏幕上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在WINS页面中选定“禁用TCP/IP上的NetBIOS(S)”,用于禁止在此网络上的NetBIOS协议。
按“确定”按钮返回后,再按“确定”按钮返回。
④按照上述2个步骤对B网卡按同样方法设置,只是IP地址需要设置成“192.192.2.x”即完成IP地址设定。
⑤按照上述步骤对每台操作站设置IP地址。
1、使用UWinTech 控制工程软件平台时,控制站的控制模件的SNet( IP)地址是靠拨码设定值读取的,SNet的拨码范围是2-62,共21个控制站,操作站的SNet地址是靠直接设定IP实现的,共64个操作站;IP地址分配如下:
类别 |
IP地址范围 |
说明 |
||
网络名称 |
网段 |
节点地址 |
||
控制站 |
A网 |
192.192.1 |
2-64 |
用户可通过控制模件配套端子座的拨码开关设置网络地址 |
B网 |
192.192.2 |
2-64 |
||
操作站/
工程师站
|
A网 |
192.192.1 |
129-192 |
用户可在操作系统上设置IP地址 |
注:
控制站的左侧控制模件IP为拨码开关设定值,右侧控制模件IP为拨码开关设定值自加1,每个控制站无论设置单重、双重、三重冗余模式,均自动占掉3个IP。
每个网段的IP地址.1均预留给GPS时钟发生器。
2、使用UWinTech Pro控制工程软件平台时,控制站的站号是靠拨码实现的(控制模件的SNet IP地址为3n-1,n为站号),站号的拨码范围是1-62,共62个控制站,操作站的SNet地址是靠直接设定IP实现的,共64个操作站;IP地址分配如下:
类别 |
IP地址范围 |
说明 |
||
网络名称 |
网段 |
节点地址 |
||
控制站 |
A网 |
192.192.1 |
2-187 |
用户可通过控制模件配套端子座的拨码开关设置控制站站号 |
B网 |
192.192.2 |
2-187 |
||
操作站/
工程师站
|
A网 |
192.192.1 |
188-251 |
用户可在操作系统上设置IP地址 |
B网 |
192.192.2 |
188-251 |
注:
控制站的左侧控制模件IP为拨码开关设定站号计算所得(IP地址为3n-1,n为拨码对应数值即站号),右侧控制模件IP为左侧控制模件IP地址自加1,每个控制站不管设定单重、双重、三重冗余模式,均自动占掉3个IP。
每个网段的IP地址.1均预留给GPS时钟发生器。
根据系统的配置规模、空间分布以及通讯量等,需选择合适的通讯介质与网络连接方式:
系统规模 |
通讯介质和设备 |
0m≤节点间距≤100m |
双绞线,交换机 |
100m≤节点间距 |
距离小于100米的控制站、操作站使用双绞线与交换机相连,再使用光纤及收发器连接远距离的站点或交换机。 |
UW500集散控制系统系统网络SNet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网络类型 |
工业以太网 |
拓扑结构 |
总线型或星型 |
通讯介质 |
双绞线、光纤或同轴电缆(细缆) |
通讯控制 |
符合IEEE802.3标准协议,符合UDP/IP、TCP/IP协议 |
是否冗余 |
冗余(双冗余) |
通讯速率 |
100Mbps/1000Mbps |
节点容量 |
最多64个现场控制站或数据通讯组件,64个操作站/工程师站 |
通讯距离 |
最大10km(与传输介质有关) |
UW500集散控制系统的系统网络SNet是依照IP地址进行寻址的、控制网络CNet是依照基地址进行寻址的;
UW500集散控制系统系统网络SNet内控制站的IP地址和控制网络CNet内IO模件的基地址均通过配套端子座上的基地址拨码开关进行拨码设置来实现寻址的,拨码规则为8421码;
8421码:8421码是BCD代码中最常用的一种。在这种编码方式中每一位二值代码的1都是代表一个固定数值,把每一位的1代表的十进制数加起来,得到的结果就是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码。由于代码中从左到右每一位的1分别表示8,4,2,1,所以把这种代码叫做8421代码。
注:
注1:拨码开关标识:S0 S1 S2 S3 S4 S5,标识见端子座线路板上拨码开关的左侧;
注2:高低位标识:1↔0,1(左)侧有效,标识见端子座线路板上拨码开关的上侧;
eg:21=1+4+16→S0+S2+S4,即将S0、S2、S4对应拨码拨至1侧,其余拨至0侧。
UW500系列各产品的外配电源功耗如下表所示:
模件型号 |
模件名称 |
端子座型号 |
端子座名称 |
外配功率(W) |
通道配电功率 |
UW5211 |
16路HART模拟量输入模件 |
UW5274 |
模拟量输入端子座 |
12 |
30mA/CH@24VDC |
UW5275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12 |
30mA/CH@24VDC |
||
UW5212 |
16路大信号模拟量输入模件 |
UW5274 |
模拟量输入端子座 |
12 |
30mA/CH@24VDC |
UW5274h |
三线制模拟量输入大功率配电端子座 |
96 |
250mA/CH@24VDC |
||
UW5275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12 |
30mA/CH@24VDC |
||
UW5311 |
32路数字量输入模件 |
UW5371 |
数字量输入端子座 |
8 |
10mA/CH@24VDC |
UW5372 |
双重数字量输入冗余配套端子座 |
16 |
20mA/CH@24VDC |
||
UW5376 |
16路继电器隔离输入端子座 |
4 |
10mA/CH@24VDC |
||
UW5377D |
16路继电器隔离开关输入端子座 |
4 |
10mA/CH@24VDC |
||
UW5341 |
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 |
UW5375 |
数字量开关信号输入端子座 |
8 |
10mA/CH@24VDC |
UW5322 |
16路数字量输出模件 |
UW5381 |
继电器输出端子座 |
16 |
40mA/CH@24VDC |
UW5381s |
固态继电器输出端子座 |
16 |
40mA/CH@24VDC |
||
UW5382 |
双重化冗余数字量输出配套端子座 |
16 |
40mA/CH@24VDC |
||
UW5385 |
继电器电平信号输出端子座 |
16 |
40mA/CH@24VDC |
注:上表中不含驱动外部信号的电源功耗,该部分不属于系统外配电源供电,需独立一组外配电源,例如:UW5377D上标识PV-、PV+的端子(40mA/CH@24VDC)、UW5385上标识P1L、P1N/P2L、P2N(AC/DC)。
UW500系列各产品的系统供电功耗如下表所示:
模件型号 |
模件名称 |
系统功率(W) |
备注 |
UW5101 |
控制模件 |
2.5 |
|
UW5131 |
Modbus通讯模件 |
2.5 |
|
UW5132 |
远程IO通讯模件 |
2.5 |
|
UW5136 |
2x8口以太网冗余交换机模件 |
8 |
|
UW5137 |
16口以太网交换机模件 |
8 |
|
UW5137A |
1x2光口+16口以太网交换机模件 |
8 |
|
UW5211 |
16路HART模拟量输入模件 |
1.5 |
|
UW5212 |
16路大信号模拟量输入模件 |
1.5 |
|
UW5213 |
16路热电偶模拟量输入模件 |
1.5 |
|
UW5214 |
16路热电阻模拟量输入模件 |
1.5 |
|
UW5231 |
16路模拟量混合输入输出模件 |
16 |
含MIO模块功耗 AI通道对外配电功率30mA/CH@24VDC(由系统电单点隔离给予仪表提供配电) |
UW5311 |
32路数字量输入模件 |
1 |
|
UW5322 |
16路数字量输出模件 |
1 |
|
UW5341 |
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 |
1 |
|
UW500系列硬件工作是否正常主要是通过指示灯来判断的,如下表:
电源模件 |
LED指示灯 |
PWR |
DC1 |
DC2 |
意义 |
220VAC输入指示 |
24VDC输出指示 |
24VDC输出指示 |
|
颜色 |
黄绿 |
黄绿 |
黄绿 |
|
状态1-灭 |
故障(无交流输入) |
故障(无直流输出) |
故障(无直流输出) |
|
状态2-常亮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
状态3-闪烁 |
电源模件故障提醒(反接/短路/过载) |
电源模件故障提醒(反接/短路/过载) |
电源模件故障提醒(反接/短路/过载) |
|
CPU及功能模件 |
LED指示灯 |
PWR |
RUN |
COM |
意义 |
24VDC输入指示 |
运行 |
通讯 |
|
颜色 |
黄绿 |
黄绿/橙红 |
黄绿 |
|
状态1-灭 |
故障(无直流输入) |
故障 |
故障 |
|
状态2-常亮 |
正常 |
故障 |
故障 |
|
状态3-秒闪 |
故障 |
正常 |
—— |
|
状态4-快闪 |
—— |
—— |
正常 |
说明:
当控制模件为双重化冗余状态配置工作时,处于主控状态的控制模件三盏灯均为黄绿色,
处于辅控状态的控制模件RUN灯为橙红色(由于橙红色比较亮,辅控状态时COM灯的黄绿色容易被折射的橙红色掩盖,所以有时候看上去辅控状态下的控制模件三盏灯
仅PWR灯为黄绿色);
电源模件及功能模件指示灯均为黄绿色;
当电源模件指示灯闪烁提醒故障时,需排查CPU或功能模件配套端子座接线端子V1-、V1+/V2-、V2+是否存在反接或短路,核查该电源模件带载是否存在过载。
UW500控制站内均存在两组独立的开关电源,分别是用来给系统内部供电和对外部供电的;
对系统内部供电的称为系统电源,对外部供电的称为外配电源;系统电源主要是供给DCS系统内的CPU及功能模件工作消耗,UW500端子座上系统电源接线端子标识为V1-、V1+/V2-、V2+(V2-、V2+为系统供电备用接线端子组);外配电源主要是供给继电器、大信号模件中给一次仪表配电、数字量输入模件通道外部查询电压等,UW500端子座上外配电源接线端子标识为P24+,P24-;
设定两组独立电源是把系统内部模件供电与外部相关供电分开,一是减少系统干扰,二是方便故障排查,UW500控制系统内部模件均已做防反接或短路措施,但是对于外部设备,接线是由现场人员完成的,自由度大错误率高,所以在外配电源输出侧,我们均已增加防护措施(每路增加保险丝),减少维护项。
UW500集散控制系统接地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UW500系统机柜后的风扇供电默认接入UW5485的OUT8(LT/N)端子组,此端子组通过内部温控实现风扇启停。当控制柜内温度低于温度40℃时,风扇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当控制柜内温度大于等于40℃后,风扇电源接通,风扇开始工作。
UW500集散控制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自然回流式散热设计,无需强制散热。
UW500的各个控制站内供电端相互独立,保障单控制柜可以独立运行,每个控制柜内存在一组双电源切换与交流分配组件,可以保障控制柜的供电安全,UW500控制系统的供电方式分析如下:
供电形式根据现场条件,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选择:
①2路电源,分别通过两个UPS给系统提供电源;
②2路电源,一路通过UPS、一路市电直接给系统进行供电;
③2路电源,市电直接给系统进行供电;
④1路电源,在UPS前分为两路,一路通过UPS,一路直接给系统供电;
⑤1路电源,分成两路,直接给系统供电;
控制系统要求采用2路电源供电,至少保证其中一路为UPS供电,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双UPS 供电配置,并且各自配置蓄电池,UW500集散控制系统采用第二种供电方式,并采用UW5485实现双电源切换,这样的配置以保证当外电源失电或外电源正常UPS故障时,整个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
注1:UW5485双电源切换与交流配电组件是实现两组220VAC电源输入自动切换的装置,当因一路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能够进行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交流输出分配器的功能,最大提供7路交流输出,同时实现控制柜内温控风扇启停功能。
各信号类型的信号接线方式见产品侧面面贴。
各种信号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
电流输入:
电压输入: 热电阻输入: 热电偶输入:
频率输入: 电流输出::
电平输入: 触点输入:
UW500系列IO模件支持的信号类型如下表所示。
模件型号 |
模件名称 |
模块型号 |
模块名称 |
支持信号类型 |
UW5211 |
16路HART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电流:0~10mA、0~20mA、4~20mA |
UW5212 |
16路大信号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电流:0~10mA、0~20mA、4~20mA |
UW5213 |
16路热电偶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电压:0~20mV、0~100mV、±20mV、±100mV
热电偶:B、K、E、S、T、R、N、J型
|
UW5214 |
16路热电阻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热电阻:Pt100、Pt100A、Cu50
电阻:0~400Ω
|
UW5231 |
16路模拟量混合输入输出模件 |
UW5261 |
模拟量输入模块 |
电压:0~20mV、0~100mV、0~5V、1~5V
电流:0~10mA、0~20mA、4~20mA
热电阻:Pt100、Pt100X、Cu50
热电偶:B、K、E、S、T、J
|
UW5264 |
脉冲量输入模块 |
电压:12V,低电平0~5V,高电平6~12V
24V,低电平0~12V,高电平12~30V
电流:10mA,低电平0~2mA,高电平4~10mA
20mA,低电平4~8mA,高电平12~20mA
|
||
UW5266 |
模拟量输出模块 |
电流:0~10mA、0~20mA、4~20mA |
||
UW5311 |
32路数字量输入模件 |
|
|
干触点输入、24V电平输入、220Vac输入 |
UW5322 |
16路数字量输出模件 |
|
|
干触点输出、AC/DC电平输出 |
UW5341 |
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 |
|
|
干触点输入、24VDC输入 |
UW500系列产品中模件与端子座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模件型号 |
模件名称 |
模块型号 |
模块名称 |
端子座型号 |
端子座名称 |
配置说明 |
UW5101 |
控制模件 |
|
|
UW5172 |
双重冗余控制模件配套端子座 |
冗余配置 |
UW5131 |
Mobus通讯模件 |
|
|
UW5174 |
Modbus通讯模件配套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UW5132 |
远程IO通讯模件 |
|
|
UW5175 |
远程IO通讯模件配套端子座 |
成对使用 |
UW5211 |
16路HART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UW5274 |
模拟量输入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
|
UW5275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冗余配置 |
||
UW5212 |
16路大信号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UW5274 |
模拟量输入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
|
UW5274h |
三线制模拟量输入大功率配电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
|
|
UW5275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冗余配置 |
||
UW5213 |
16路热电偶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UW5271 |
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
|
UW5272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冗余配置 |
||
UW5214 |
16路热电阻模拟量输入模件 |
|
|
UW5271 |
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座 |
单重配置 |
UW5231 |
16路模拟量混合输入输出模件 |
UW5261 |
模拟量输入模块 |
UW5271 |
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座 |
MIO单重配置 |
UW5264 |
脉冲量输入模块 |
UW5272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入配套端子座 |
AI冗余配置 |
||
UW5266 |
模拟量输出模块 |
UW5277 |
双重化冗余模拟量输出配套端子座 |
AO冗余配置 |
||
UW5311 |
32路数字量输入模件 |
|
|
UW5371 |
数字量输入端子座 |
无源触点、单重配置 |
|
|
UW5372 |
双重数字量输入冗余配套端子座 |
无源触点、冗余配置 |
||
|
|
UW5374 |
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端子座 |
24V电平、单重配置 |
||
|
|
UW5376 |
16路继电器隔离输入端子座 |
220Vac电平、单重配置 |
||
|
|
UW5377D |
16路继电器隔离开关输入端子座 |
24Vdc电平、单重配置 |
||
UW5341 |
32路SOE事件记录模件 |
|
|
UW5374 |
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端子座 |
24V电平、单重配置 |
|
|
UW5375 |
数字量开关信号输入端子座 |
无源触点、单重配置 |
||
UW5322 |
16路数字量输出模件 |
|
|
UW5381 |
继电器输出端子座 |
无源触点、单重配置 |
|
|
UW5381s |
固态继电器输出端子座 |
24V电平、单重配置 |
||
|
|
UW5382 |
双重化冗余数字量输出配套端子座(配套导轨式继电器) |
无源触点、冗余配置 |
||
|
|
UW5385 |
继电器电平信号输出端子座 |
AC/DC电平 |
||
UW5411 |
电源模件 |
|
|
UW5472 |
双重化冗余电源模件配套端子座 |
系统电、冗余配置 |
|
|
UW5481 |
直流配电单系统电源端子座 |
外配电、单重配置 |
||
|
|
UW5482 |
直流配电双系统电源端子座 |
外配电、冗余配置 |
模件型号的识别方法有2种:①模件正面面贴信息为产品型号;②模件侧面面贴产品型号信息栏;
端子座型号识别方法:UW500系列端子座型号标识位于线路板的型号标识方框内部(一般为TUxxxx)。
模件型号的识别方法有2种:①模件正面面贴信息为产品型号;②模件侧面面贴产品型号信息栏;
端子座型号识别方法:UW500系列端子座型号标识位于线路板的型号标识方框内部(一般为TUxxxx)。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译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国内自控领域又称为集散控制系统。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技术。
控制系统需要建立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这就是I/O,DCS中的I/O一般是模块化的,一个I/O模块上有一个或多个I/O通道,用来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调节阀)。
常用的I/O信号一般分为:AI、PI、AO、DI和DO。
AI--模拟量输入信号
PI--脉冲量输入信号
AO--模拟量输出信号
DI--数字量输入信号
DO--数字量输出信号
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信号(如4~20mA,0~5V);数字量是只有开关状态(取值为0或1)的信号。
现场总线是应用于过程控制现场的一种数字网络,它不仅包含有过程控制信息交换,而且还包含设备管理信息的交流。通过现场总线,各种智能设备(智能变送器、调节法、分析仪和分布式I/O单元)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过程控制策略可以完全在现场设备层次上实现。目前,使用较多的现场总线主要是FUNDATION fieldbus基金会现场总线(FF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和CANbus现场总线。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将各种分布在控制现场的相关智能设备和I/O单元方便的连接在一起,构成控制系统。
通过专用的软件定义系统的过程就是组态(configuration)。定义过程站各模块的排列位置和类型的过程叫过程站硬件组态;定义过程站控制策略和控制程序的过程叫控制策略组态;定义操作员站监控程序的过程叫操作员站组态;定义系统网络连接方式和各站地址的过程叫网络组态。
UWinTech控制工程软件平台,编程组态有实时数据库组态、控制算法组态、系统硬件配置软件组态、工程管理组态、图形画面组态、历史记录组态、报表组态、报警组态、在线组态与在线调试等。
DCS的开放性是指DCS能通过不同的接口方便地与第三方系统或设备连接,并获取其信息的性能。这种连接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的,采用通用的、开放的网络协议和标准的软件接口是DCS开放性的保障。环球360DCS系统,UWinTech/UWinTech Pro控制工程软件平台,有很好的开放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和Internet/Intranet浏览器技术,可伸缩性柔性结构,灵活进行系统扩展;
全方位开放设计,支持ActiveX、OPC、ODBC;提供与常用MIS数据库的直接接口;
完全实现OPC规范;提供OLE自动化服务器接口、驱动程序接口;
支持功能块图FBD/梯形图LD/顺序功能图SFC/结构化文本ST/指令表IL五种编程语言;
基于模块化的系统硬件、开放化的软件平台、专业化的应用软件,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在一些对系统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应用中,DCS的设计需要考虑热备份也就是系统冗余,这是指系统中一些关键模块或网络在设计上有一个或多个备份,当现在工作的部分出现问题时,系统可以通过特殊的软件或硬件自动切换到备份上,从而保证了系统不间断工作。通常设计的冗余方式包括:CPU冗余、网络冗余、电源冗余。在极端情况下,一些系统会考虑全系统冗余,即还包括I/O冗余。系统冗余从一方面来讲也是DCS的高可靠性的一种体现;
UW500(UWinPAS500)/UW600(UWinPAS600)集散控制系统为全硬件冗余容错,无单点故障失效,单重化、多重化硬件冗余表决,切换时间5-50ms;冗余机制如下:
电源模件热备冗余,控制模件、IO模件、控制网络、系统网络均支持硬件双重化,硬件内置表决算法,实现零切换时间;
I/O模件同时内置开关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表决算法、输出表决算法、输入输出自检和故障报告机制;
输入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可以采用单重化、双重化的各种冗余组合,灵活配置冗余方案;
高可靠IO模块,点点隔离、在线诊断、点点在线更换,故障识别到点级,进一步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
UW500(UWinPAS500)/UW600(UWinPAS600)集散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系统全硬件冗余容错;
I/O模块点点隔离、点点互隔、在线点点更换,可满足核电、紧急停车等高可靠安全领域要求;
模块、模件均配置微处理器,分布协作、自诊断自恢复、故障隔离、在线更换;
支持电压/电流/热电阻/热电偶全量程高精度通用模拟输入,自诊断自校正、免调校免维护;
电磁兼容设计,低功耗设计,无需强制散热,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
多用户分级分区域安全机制;数据掉电保持,冗余校验,快速恢复,保证信息安全;
与冗余不同,I/O余量只是系统中I/O数量大于应用的要求,这种余量只是数量上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今后有继续加入控制信号的可能。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
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
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
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4-20mA.DC(1-5V.DC)信号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我国从DDZ-Ⅲ型电动仪表开始采用这一国际标准信号制,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选用4-20mA.DC为标准信号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远传信号用电流源优于电压源的原因。因为现场与控制室之间的距离较远,连接电线的电阻较大时,如果用电压源信号远传,由于电线电阻与接收仪表输入电阻的分压,将产生较大的误差,而用恒电流源信号作为远传,只要传送回路不出现分支,回路中的电流就不会随电线长短而改变,从而保证了传送的精度。
2、信号最大电流选择20MA的原因。最大电流20MA的选择是基于:安全、实用、功耗、成本的考虑。安全火花仪表只能采用低电压、低电流;综合考虑生产现场仪表之间的连接距离,所带负载等因素;还有就是功耗及成本问题,对电子元件的要求,供电功率的要求等因素。
3、信号起点电流选择4mA的原因。4-20MA变送器两线制的居多,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为什么起点信号不是0MA?这是基于两点:1)变送器电路没有静态工作电流将无法工作,信号起点电流4mA.DC就是变送器的静态工作电流;2)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4mA.DC,不与机械零点重合,这种“活零点”有利于识别断电和断线等故障。
当提醒实时数据库无法下装时,是由于此时的控制模件的控制程序与当前软件版本不一致导致(环球360控制模件出厂时控制程序为初始程序)下装方法:
在硬件配置软件的导航区选择欲对之进行软件升级操作的控制模件,双击“高级操作”栏,打开下装文件的对话框 ,如下图所示,点击“ 打开”,查找控制模件程序文件所在的位置(在UWinTech软件安装包内在控制程序内),找到控制模件程序文件armbin.tar.gz;
选定文件以后,点击“开始下装”按钮,则系统开始下装新的控制模件程序,当进度条到达最右侧后,点击“退出”;
下装成功以后关闭“高级操作”对话框,回到控制模件操作信息区,点击“重启”栏,并在确认对话框中点击“是”按钮,使该控制模件重新启动;
如果有多块控制模件,则需要对其它控制模件重复上面的步骤。
控制模件控制版本程序下装完成后,再对实时数据库和算法进行同时或分别下装就可以操作了;
UWinTech/UWinTech Pro控制工程软件平台采用多用户分级分区域安全机制;
安全区功能在工程中使用广泛,在控制系统中一般包含多个控制过程,同时也有多个用户操作该控制系统。为了方便、安全地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不同控制过程,UWinTech引入了安全区的概念。将需要授权的控制过程的对象设置安全区,同时给操作这些对象的用户分别设置安全区,例如工程要求A工人只能操作车间A的对象和数据,B工人只能操作车间B的对象和数据,UWinTech中的处理是:将车间A的所有对象和数据的安全区设置为包含在A工人的操作安全区内,将车间B的所有对象和数据的安全区设置为包含在B工人的操作安全区内,其中A工人和B工人的安全区不相同。
为了更方便、更安全地控制系统的不同控制过程,UWinTech引入了功能区的概念。给不同操作员赋予不同的功能权限,没有权限的功能模块,该操作员无法进行任何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UWinTech/UWinTech Pro控制工程软件平台,实时数据库编辑器分为控制站实时数据库和操作站实时数据库;控制站实时数据库,运行与控制站-下位机上面,用于控制算法;操作站实时数据库,运行于操作站-上位机上面,用于连接第三方设备或者作为画面运行的中间记录点;
在实时数据库中查询记录点时,可点击菜单栏按钮“ ”,或点击“记录点/查询”则会弹出添加记录点查询窗口,可以根据查询窗口中的任意一个条件来查询,也可以根据多个条件组合查询。
在算法编辑器中查询记录点时,可点击“查找/查找变量连接”则会弹出选择变量的窗口,点击“ ”,在“全控制站单记录实时属性选择”中找到要查找的记录点,点击“确定”,在算法编辑器的下面查找栏既可以看到该记录点被哪些算法引脚引用;
离线状态,即脱离现场DCS系统网络的状态;若正在在线调试,需要离线仿真验证新增程序正确与否,则需先断开网络再进行离线仿真;方法:
程序仿真支持单周期仿真和连续仿真;
在仿真前必须先编译,若在程序更改后,未作编译而直接仿真,则程序不做任何操作,用户必须先编译程序才能进行仿真;
点击按钮“ ”或“编译仿真/单周期仿真”进行单周期仿真;点击“”或“编译仿真/连续仿真”;
UW500(UWinPAS500)/UW600(UWinPAS600)控制站内均存在两组独立的开关电源,分别是用来给系统内部供电和对外部供电的;
对系统内部供电的称为系统电源,对外部供电的称为外配电源;系统电源主要是供给DCS系统内的CPU及功能模件工作消耗,UW500/UW600端子座上系统电源接线端子用V1+、V1-/V2+、V2-表示;外配电源主要是供给继电器、大信号模件中给一次仪表配电、数字量输入模件外部查询电压等,UW500/UW600端子座上外配电源接线端子用P24+,P24-表示;
设定两组独立电源是把系统内部模件供电与外部相关供电分开,一是方便故障排查,二是减少系统干扰,三是UW500(UWinPAS500)/UW600(UWinPAS600)控制系统内部模件均已做防反接或短路措施,但是对于外部设备,接线是由现场人员完成的,自由度错误率较大,所以在外配电源输出侧,我们均已增加防护措施(每路增加保险丝),减少维护项。
AO模块强调的是输出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要求AO模块都是点点隔离、点点互隔。集成的AO模件如果存在一个通道故障,那么就会影响整个集成模件的其他AO通道,这就影响了AO模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且UW500系统的AO模块还支持点点在线更换,这样的话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更换一个AO模块就不会影响到其他AO通道的输出运行。
基于CAN现场总线的机制来决定的。在长线信号传输时,一般为了避免信号的反射和回波,需要在接收端接入终端匹配电阻。其终端匹配电阻值取决于电缆的阻抗特性,与电缆的长度无关。RS-485/RS-422一般采用双绞线(屏蔽或非屏蔽)连接,终端电阻一般介于100至140Ω之间,典型值为120Ω。在实际配置时,在电缆的两个终端节点上,即最近端和最远端,各接入一个终端电阻,而处于中间部分的节点则不能接入终端电阻,否则将导致通讯出错。
UW5131/UW6131 Modbus通讯模件配套端子座的每个COM接口可以带32个设备,整个模件最多可以带32个设备,之所以要做成4个COM口是为了能够同时与不同通讯参数的设备通讯。一个Modbus通讯模件能够通讯的寄存器规模是:AI(输入寄存器)1024个;AO(保持寄存器)512个;DI(输入线圈)1024个;DO(保持线圈)1024个。
单个控制站最多可以带8块Modbus通讯模件。但是单控制站内CPU的总带载量不变(即该8块通讯模件占CPU带载功能模件中的其中8块I/O模件)。
UW5271/UW6271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座、UW5272/UW6272双重化模拟量输入端子座的接线端子组右下方都有一个小的温度测点,测量冷端温度,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冷端温度,避免因环境温度差而形成的测量温度差。由于每个模件都有自己独立的冷端温度,所以在使用热电偶时模件自己本身就实现了冷端温度的补偿,所以不需要再在软件上来考虑冷端温度补偿问题。
热电阻信号有两种方式实现冗余。第一种就是现场在安装PT100时选用双支PT100,两个PT100信号分别接到两个UW5214/UW6214或者UW5231/UW6231的单重底座端子的相应通道上。第二种是将热电阻信号通过变送器转换成4~20mA信号,之后用UW5212/UW5212或者UW5231/UW6231配合相应底座来实现热电阻温度信号的冗余输入;两种方式在软件上的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第一种方式为工业现场较为普遍的方式。
UW5231/UW6231 16路模拟量混合输入输出模件中的混合是指这个模件中可以同时插入UW5261模拟量输入模块和UW5266模拟量输出模块,同时也可以插入UW5264脉冲量输入模块,模件可以只插几个模块,不要求必须插满整个模件,没有插模块的通道,可用模块挡板掩盖防尘及增强美观,对模件的正常运行也没有影响。
其中某个通道的通道类型是输出(AO)还是输入(AI)是由硬件来决定的,不能通过软件上修改来实现,软件上只能修改通道采样的信号类型。
UW5261/UW6261不仅支持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同时也支持热电阻和热电偶信号,涵盖了95%以上的模拟量输入信号种类,以及99%以上的常用模拟量信号,同一个通道可以通过软件配置来轻松实现这些信号类型之间的切换。
UW5311/UW6311数字量输入模件配合不同的底座可以实现不同的数字量信号输入。UW5311/UW6311配合UW5371数字量输入端子座,可以实现32路数字量(干触点)输入;UW5311/UW6311配合UW5374/UW6374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端子座,可以实现32路直流24V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
UW5311/UW6311配合UW5376/UW6376继电器隔离输入端子座,可以实现16路交流220V数字量电平信号输入。
UW5531 CNET通讯连接电缆是按照工业现场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定制的屏蔽双绞线,而一般市面上的普通针对针DB9连接线无法满足此要求,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不能替换。